OpenAI改变策略 与博通和台积电展开合作意向

为了应对当前全行业的供应限制挑战,微软支持的人工智能(AI)巨头OpenAI正积极探索自主开发晶片的道路。据外媒《The Information》最近的一份报告显示,OpenAI的狭义AI产品运行需要数千个GPU,这促使该公司考虑传统供应渠道的替代方案。报告的详细信息透露,OpenAI执行长Sam Altman已与晶片设计商博通(Broadcom)进行了交流,博通是一家为AI应用场景生产专用晶片的公司。此外,台积电也表示,只要订单规模足够大,愿意为OpenAI分配产能。

Altman调整战略方向

据报道,最初Altman曾计划建造自己的晶片制造工厂。然而,在与台湾代工半导体制造巨头台积电进行深入讨论后,面对投资者对Altman提出的制造AI软件所需全部晶片需7万亿美元估值的犹豫态度,Altman调整了战略。他转而倾向于创建一家合资企业来开发必要的晶片,而不是独立建设设施。

Altman与博通的谈判进展

目前,Altman已经与AI晶片设计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博通展开了谈判。博通因其特殊应用集成电路(ASIC)产品而在AI晶片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,成为另一只备受瞩目的AI晶片股。过去一年,博通的股价上涨了78%,而另一家AI晶片制造商辉达的股价更是飙升了157%。据消息来源透露,OpenAI计划开发的客制化AI晶片性能将与辉达的产品相当,但这些客制化晶片预计至少要到2026年才能面市。

台积电愿提供产能支持

与台积电高层的对话对Altman的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。OpenAI还招募了具有开发客制化AI晶片丰富经验的前谷歌员工。这些会谈重点讨论了OpenAI产品的产能分配以及辉达产品的产能分配问题。据悉,如果OpenAI承诺下达大订单,台积电也愿意为其分配产能。

涉及“巨额投资”

英国《金融时报》也报道了OpenAI与博通之间的讨论,但并未提及台积电。《金融时报》的消息人士表示,OpenAI决心在建立AI工作负载所需的能源、晶片和计算能力方面采取更积极的行动。消息人士强调,这些计划涉及“巨额投资”。

标签